行业动态资讯: 1)按照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工作安排,根据申报企业和联盟地区医药机构填报的数据情况,形成的相关数据信息已进行公示,公示时间为 2023 年 6 月 2 日至 2023 年 6 月 6 日。2)截至目前,省级/省际联盟集采开展迅速,例如十九省(区、兵团)药品联盟 采购、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(材)采购联盟、浙江第四批药品带量采购等。国家医保局明确,到 2023 年底,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 450 种,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 130 种,化学药、中成药、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。 行业逻辑导向: 受国企改革全面深化以及中药行业政策扶持双重因素推动,2018年起,中药上市公司中国企营收增速超过民企,且营收差距不断缩小,2022年中药上市国企总营收1674.77亿,同比增长5.46%,民企总营收1810.82亿,同比增长3.06%;利润端来看,国企的抗风险能力以及疫后修复能力远超民营企业,疫情爆发后,民营企业利润波动较大,且截至2022年仍未恢复到疫前水平,国企则迅速完成疫后修复,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。 中药+中特估表现亮眼:1)强政策支持下中药板块表现亮眼:自22年3月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出台后,中药利好政策不断,中医药有望持续受政策催化并体现在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速上;2)中药上市国企价值远超民营企业:A股上市中药企业共74家,其中国企数量占比22.97%,国企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占比均接近50%,市值远超民营企业,且中药国企22年迅速完成疫后修复,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,抗风险能力优于民营企业;3)市值集中于央企和地方强势国企:中药上市国企Top5市值依次为片仔癀、同仁堂、华润三九、白云山、东阿阿胶,片仔癀市值领先,为1845亿,华润系中药企业总市值1312亿,市值集中分布于中央企业以及福建、北京和广东的国资控股药企。 多维度措施推动中药国企焕发新机,未来仍有提升空间:1)多维度措施改善经营效率,激发企业活力:中药国企借助股权变化、管理层变动、股权激励、并购注资等行为,增强企业内部活力的同时整合优质资源,不断扩大规模优势,并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公司长期发展信心;2)独家品种有大幅放量机会,公司收入业绩仍有提升空间:部分独家品种中成药有望在此次基药目录调整中被纳入,迎来快速放量机遇,实现公司营收和业绩的大幅增长,提高盈利能力,不断提高公司营收利润天花板,看好长期发展空间。 投资策略建议: 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,中医药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。1)2023 年是国企改革重要年份,中医药板块国企较多,受益于中特估+国企改革,有望实现”戴维斯双击”;2)潜在基药目录修订的利好尚未兑现;3)结合 2023 年一季报表现,我们判断 2023 年中医药板块业绩持续向好,表观增速仍较好,可持续关注相关产业公司。 相关个股: “以上涉及个股仅作为教学案例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学习” 参考文献:2023年06月08日 德邦证券 中特估系列专题(中药行业):乘国企改革东风,中药中特估主线价值凸显(相关资料图)